顯示具有 [開示/教學Teaching sharing]佛子行三十七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開示/教學Teaching sharing]佛子行三十七頌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8年3月16日 星期五

台灣多傑林巴佛學會2018年第五屆八關齋戒

台灣多傑林巴佛學會2018年第五屆八關齋戒
3月16-18日。今天是第二天的㫁食斷水及禁語。
第一天開始閉關,仁波切開示分享:
弟子問:請問仁波切,千手觀音八觀齋戒為何須要完全斷食及斷水?
仁波切回答:一般人聽到要斷食及斷水,會非常害怕。八關齋戒中的過午不食及不飲水,是在體會餓鬼道中眾生的苦,並且分擔他們的痛苦,這也是培養自己提菩心的升起。
一般人只是聽聞佛法而自己就已經認為明白,自認為並不須要去受苦實修。
過去許多佛法講的很好很多的人,學問很高,但是自己並無實修,結果在往生當下,也是落入與一般人一樣的下場,有時還更糟。
在佛法修行道路上,聞思修並進是一定要的。
上師並不須要給予弟子太多法,但是弟子能在自己所知的佛法上,好好思惟及實修,這才是關鍵。
能夠參加殊勝的八關齋戒是不容易的。一般人很容易被他人的一句話而影響,若真被一句話影響而退失道心不敢參加,一是自己緣份不足,二是自己資量不夠。
這是要靠自己累積福報,而非讓人左右自己想法。若在修行道上對三寶信心堅定,自己修行的覺受也自然比較容易產生。
佛法的見地是因緣法及無常法,輪迴是苦。雖然八關齋戒身體上非常勞累,但我們要去思惟,你為何而來?而千手觀音是怎樣的悲心,而我們只是萬分不及其一。這也是種下菩提心的種子。此種痛苦是可以接受的,這也是自己一個覺醒的修行機會。
上師能帶你走向解脫道路,自己的信心是非常關鍵。
千手觀音八觀齋戒的法本,是吉祥比丘尼修持八關齋戒並且親見觀音得加持,吉祥比丘尼所寫的法本。她是一位實修者而且親見觀音。所以我們須要對此法升起百分百的信心,努力修持並且圓滿三天二夜的閉關,內心充滿法喜,而不是覺得自己在受苦。
大悲千手觀音為悲心的給化現。對於佛法行者, 如果沒有悲心則修行無法究竟。 台灣為大悲觀音的化土,法緣非常深厚。 因為宿世有本尊的佛緣, 實修儀軌或持誦大悲咒,容易相應得到加持。
大悲觀音有長咒及短咒。 是為八萬四千法門的精華,能斷六道投生種子而得解脫。尤其是實修士,若無菩提心則無法得解脫。 菩提心及悲心為解脫的根本。
除了持頌大悲觀音心咒外,唱誦咒語的調子有很大的功效。 大悲觀音的「瑪尼調」, 有緣聽到者,能結下解脫的種子及法緣。 此調是由吉祥比丘尼於圓寂那一霎挪到達地獄時, 唱頌了八關齋戒紐涅嘛尼調。 此時地獄的油鍋、鐵屋都破裂, 凡是跟她有佛緣的地獄眾生,瞬間都被她帶到了普陀觀音勝地。
所以信心強烈者, 這世如果能夠多修行及持頌八關齋戒嘛尼調及千手觀音大悲咒, 障礙能夠減少, 死亡當下本尊出現而到逹淨土得解脫。
祝福大家 吉祥如意




2017年11月27日 星期一

蘇南給稱仁波切與弟子的對話 - 開示分享 弟子問:什麼是師生之間的三昧耶關係?

蘇南給稱仁波切與弟子的對話 -
開示分享
弟子問:什麼是師生之間的三昧耶關係?
仁波切回答:
當我們開始修行之路時,一開始我們需要有一個皈依儀式,去創造一個好的緣起。一旦外在的儀式完成,接下來我們需要的是內心的具備。
當我們開始與某位上師建立關係,即使是一般性教學,我們對他也要遵守某種程度的三昧耶。我們時常容易對三昧耶產生誤解,三昧耶並不是指無論上師說什麼,我們都一定要去做;或是無論我們有什麼,都一定要供養給上師,三昧耶不是這個意思。
三昧耶是指「全然的信任」,如果你不信任你的上師,那你將無法接收到他的任何加持。
西藏有一個形容三昧耶的傳統例子,就是即使你面對一隻羊,但如果你的上師說那是一隻馬,不是羊,你就要相信那是一隻馬。這個例子的重點不是叫你愚蠢的不分是非,只是在形容西藏人認為是要做到如此程度的相信上師。
有時,當上師對我們說了些好話,我們會感到很高興,覺得他是一個很完美的上師。但有時,當上師懷著慈悲心以比較嚴肅,或看起來憤怒的態度指出我們的錯誤,我們容易忽略上師真正要傳達的重點,而只是因被指責就馬上對上師失去信心,覺得上師很糟糕,於是輕易地否定或捨棄上師。
我們的自心就是如此的總是在「我所喜」和「我所厭」兩種狀況之間擺盪。我認為在上述那種情況中,我們必須試著保持平衡,先觀察上師久一點。如果上師真的沒有慈悲心,那未來我們可以另尋他途,但不要在瞬間就改變自心,這樣對三昧耶是一種傷害。
也許我現在也覺得大家都是很好的弟子,但沒人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事情,未來很容易變動。因此在我們現在這個階段,我們需要許願,願自心能堅定,師生之間能維持互相的信任,不會受到任何障礙影響,否則任何障礙都可能改變我們的心。
我們對上師是否有維繫住三昧耶,重點在於我們是否保持對他的信任?如果你常跟上師來往,但心裡有些不信任他,那其實三昧耶已經有染污了。而即使你很少跟上師來往,或是說除了原本的上師,你也跟隨其他的上師學習,但你始終相信你所有的上師,沒有改變心意,那就是有守住你和上師們之間的三昧耶。
因此,三昧耶的重點是一種信任的態度。
希望大家在修行路上能順利 圓滿及吉祥如意。


2016年9月26日 星期一

佛子行37颂 - 開示 (摘要)



堪祖蘇南給稱仁波切在佛子行37頌的教學開示提醒金剛乘修行者:

在修行道路上, 如果沒有珍惜他人的利益多過於自己的利益, 如果沒有以「菩提心」為基本,則一切修行如同建造寺廟於冰上,終將融化。唯有以「行菩提心」為基礎,為生命重心,才有資格條件進入密乘的修行。

2016年3月15日 星期二

2016年3月13日 星期日

堪祖蘇南給稱仁波切「佛子行37頌」教學-2 《開示摘錄》

佛子行 教學 〈藏文開示 〉



開示日期: 06/28/2014

【因無私的大悲心 
      得以親見彌勒佛菩薩】
   
        印度聖者「無著」在山洞中修行本尊彌勒菩薩法,修了十二年卻沒有任何成就徵兆,於是決定放棄閉關禪修離開山洞。 在下山的路上,看到一隻垂死的老狗,狗的身體已經開始

2016年3月11日 星期五

「佛子行37頌」教學-1 ; 摘錄分享

主講者: 堪祖蘇南給稱仁波切
開示日期: 06/21/2014
       不論聽聞任何佛法都要排除自私自利的念頭,並以廣大的菩提心做為動機來聽聞學習。  如果在聽聞或禪修時其本身的動機都是為了此生的父母與遍滿虛空的六道有情眾生,此為大乘行者。 大乘是非常重視菩提心的,故有言『有慈能成佛,無慈不成佛』。

2015年12月21日 星期一

《佛子行三十七頌》教學 【精要摘錄 1-2】


《佛子行三十七頌》教學 【精要摘錄 1-2】 上課日期:06/21/2014 釋迦牟尼佛為大乘道路,大乘種性,因為菩提心之故,所以為佛之子,心意之子。 「菩薩」的意思為【淨化】、【究...
多傑林巴佛學會貼上了 2015年11月12日

2015年12月20日 星期日

《佛子行三十七頌》完全無私的大悲心而得以親見彌勒佛菩薩


《佛子行三十七頌》完全無私的大悲心而得以親見彌勒佛菩薩堪祖蘇南給稱仁波切精要開示分享06/28/2014印度聖者「無著」在山洞中修行本尊彌勒菩薩法,修了十二年卻沒有任何成就徵兆,於是決定放棄閉關禪修離開山洞。 在下山路上,看到一只垂死...
多傑林巴佛學會貼上了 2015年11月24日